隐患依据查询

请输入安全隐患描述关键词,快速查询隐患依据、整改建议!

动火作业审批与现场管控的完整流程

动火作业审批与现场管控是确保施工现场安全的重要环节,它涉及作业前的严格审批、作业过程中的严密监控以及作业后的全面检查。这一过程旨在最大限度地降低火灾和爆炸风险,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。

动火作业审批流程

动火作业审批流程需根据作业危险程度分级管理。首先,作业单位需填写《动火作业审批表》,并附上安全风险评估报告。对于不同等级的动火作业,申请时间有所区别:一级动火需提前1周,二级提前4天,三级提前3天。申请提交后,安全部门会对申请表及风险评估报告进行审核。审核通过后,作业单位需向现场作业负责人下达动火作业指令,并组织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。现场作业负责人还需检查作业现场,确保所有安全措施已落实到位。最后,审批人会到现场进行核查,确认无误后签发动火证,每张动火证仅适用于一处作业,并标明动火人、监护人及有效期。

动火作业现场管控

动火作业现场管控是确保作业安全的关键。在进入作业现场前,所有人员必须正确佩戴满足要求的个体防护装备,如安全帽、焊接面罩、防尘或防毒面罩、防护手套等。作业现场应设置警戒隔离区域和安全警示标志,禁止无关人员进入。同时,还需对作业现场进行彻底清理,确保动火点半径15米内无可燃物。在作业过程中,应持续监测作业环境,动火中断超60分钟需重新分析风险并记录。此外,还需采取技术防控措施,如使用接火盆、防火毯等工具隔离火花,严禁对裸露可燃材料直接动火。每个动火点必须配备专职监护人,严禁脱岗,动火人与监护人不得随意更换。

动火作业后的检查与整理

动火作业结束后,作业单位应清理现场,恢复设备,并整理相关资料。这包括检查作业现场是否留有安全隐患,确保所有设备已恢复至安全状态。同时,还需对动火作业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,以便不断改进和完善动火作业审批与现场管控流程。对于发现的问题和隐患,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,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。

相关问题